甜甜教教主乔慕斯

在俗世里过诗意的人生。

日本行之感慨(二)极端客气的日本人

没去过日本的人可能很难想像动不动就对别人鞠躬九十度,可是在日本这似乎也就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。服务业的人可能表现得更加明显,对客人非常地尊重。举两个例子吧。
一个是在我们第一天住的温泉酒店,我们在找泡温泉的地方时候询问过一个会说中文的宾馆服务人员,他很热情地指路了。等我们回来的时候,他突然在后面叫住我们,然后说了一大段,说是因为他明天一早有事情,不能够送我们离开了,希望我们在他们宾馆住得愉快等等。说实话,我们都被他过分的热情和周到惊讶到了,感谢过他回房间的路上,大家讨论他应该是中国人,但是受到日本礼仪的影响很深刻。
另一个是在买东西的时候,我们在琳琅满目的药妆店找不到要买的药品,给一个日本人看了图片后,他立刻指给我们,然后还是不放心地跟过来,确定我们找到了再走。还有一次我自己一个人买牛奶也是,商店的店员指给我卖牛奶的自动售货机之后,很快又走过来,看我是否找到、是否会操作。
日本人过度的客气有时候会让我这个中国人感觉不习惯,所以虽然我会说一点点日语,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装作听不懂不会说,因为总觉得自己很难像他们那样热情洋溢地打招呼和回应,干脆就一概点头了事,实在要交流的时候就说英语。
导游说:日本人秉承着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原则,非常克制自己地生活,导致日本的自杀率很高。如果在路上日本人开车碰到了你,他会跪着向你道歉,并愧疚地哭出来。日本人做事非常死心眼,极端遵守原则。在日本,你不用担心自己的东西被偷,不用担心被骗。导游说:只要是日本人,肯定不会骗你,除非是中国人才有可能骗你,因为中国人才比较聪明。
导游的话让我想起了在美国的时候,一次在机场候机,无意中听到两个中国妇女在聊天,说起她们的儿子,从小在美国长大,“简直一点心眼儿都没有,人家说什么都相信!”
在中国,“缺心眼儿”绝对不是什么褒义词。可是,如果让我选择,我想生活在大多数人都是实心眼的国家,比如日本和美国,和生活在人人都会留个心眼儿的中国,显然是前者更加轻松吧。
回国后,和同事们谈起在日本看到的电视节目,虽然听不懂,但是一个特点就是无论谁在说话,旁边的人都会非常夸张地回应,一般都是“哎、啊、好厉害!”这样的词。同事评价了一句:“总觉得假兮兮的。”而我回国后也特意留意了下中国的采访和访谈类节目,一般大家都是安静地听发言。我想这也就是两种文化习惯,说不上谁好谁不好。
杂乱地说了这么多后,我想就礼仪问题说说自己的感悟。在我去的几个国家,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“谢谢”和“对不起”不离口。在英国一个大学的老师告诉我,从小父母就教她一定要说“Thank you"和“sorry”,在那边乘公交车,下车的时候一定要跟司机说“谢谢”,家里人之间递个东西什么的,也都一定说“谢谢”。在日本,导游也说,不管懂不懂日语,只要学会“对不起”和“谢谢”两句,就可以走遍日本。
作为一个中国人,我一开始总觉得这样的客气有时候显得没必要,甚至太“假”,但是过段时间习惯了以后,我发现这样的客气让我一个外国人在陌生的国度觉得舒服。早上等公交车的时候,车站一起等车的英国老头儿会笑眯眯地对我说:“Good morning。”于是我一天的开头就有了个好心情。
我想,礼仪是人与人交往必要的润滑剂,能够有效地减少误会和冲突,表达友好和善意。虽然在家里,如果我妈给我递个东西过来,我跟她说谢谢还是会让我们双方都有点别扭,但是对于同事、对于陌生人,我可以试着多说说“谢谢”和“对不起”。
让我觉得可喜的是,我们的年轻一代更习惯说“谢谢”和“对不起”。我的一个同事甚至感慨说,觉得她的女儿实在对人太客气了。客气是一种习惯,也是一种环境,我觉得养成这种习惯对我们来说总是没什么坏处的,而生活在一个人人都客气的环境里,总比生活在一个人人都不客气的环境里,更让人觉得舒服。

评论(9)

热度(6)